智元精灵G2正式发布,工业级标准制造搭载英伟达Jetson Thor,粉丝头条网关注热议!

toodd 阅读:1 2025-10-16 22:34:01 评论:0

界面新闻记者 | 徐美慧

界面新闻编辑 | 文姝琪

10月16日,智元机器人正式发布新一代工业级交互式具身作业机器人智元精灵G2。

智元Genie业务部系统组负责人范晓峰向界面新闻记者介绍,作为面向工业现场的通用人形机器人,精灵G2在前代基础上进行了升级。

 

智元精灵G2采用工业级标准制造,配备高性能运动关节、高精度力矩传感器,集成先进的空间感知系统,支持快速学习部署,具备卓越的运动、感知与多模态交互能力,可胜任工业生产、物流搬运、导览讲解等多种场景。

范晓峰介绍称,得益于英伟达Jetson Thor T5000高达2070 TFLOPS(FP4)的本地算力,G2能够实时响应与决策,本地高速处理多路传感器数据,延迟低于10毫秒。

这意味着,诸如视觉大模型、语言大模型等AI算法可直接在机器人端运行,大幅提升了任务执行性能和泛化性,并缩短开发迭代周期,开发者在仿真环境训练好模型后可一键部署到真机测试。

图片来源:智元机器人

交互智能的升级是精灵G2的另一核心亮点。精灵G2全面支持多人实时智能交互,基于知识库个性化定制讲解内容,并能根据观众提出的不同问题智能作答,还可根据语境切换不同的讲解员人设和音色,让交流更加拟人、亲和。

基于智元全栈自研的通用基座大模型GO-1和世界模型GE-1,G2处理复杂和长程任务的能力得到全面提升。GO-1采用“三层大脑”:VLM 感知→Latent Planner规划→Action Expert执行,实现“听懂一句话、完成一整个任务”。GE-1具备未来时空预测能力,可在视觉空间中“预演”动作,应对长周期复杂任务。

据智元官方介绍,智元精灵G2作为工业级交互式机器人,具备极强的运动能力、感知能力和交互能力。其搭载高性能的关节执行器、多种类型的传感器、高性能AI计算平台,可以实现全场景全向避障,高精度力控作业。其腰部3自由度设计,可实现近似人类的弯腰、转腰和侧向摆动身体能力。

同时,G2配置全球首款十字腕力控臂,全臂搭载高精度关节扭矩传感器,通过关节阻抗控制,能细腻感知外力并做出柔顺反应,搭配快速部署工具链,即便没有任何力控调参能力的普通用户也可实现快速部署。续航方面,精灵G2可自主回到充电站补能,还拥有双电池热插拔换电能力,满足24小时工厂产线节拍。

界面新闻了解到,目前,精灵G2已实现量产并开启首批商用交付。

在这次正式亮相之前,龙旗科技已于10月9日下达数亿元金额的智元精灵G2机器人框架订单。智元官方表示,这次合作共将部署近千台机器人,是目前国内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最大订单之一,标志着工业级具身智能切入消费电子精密制造核心场景。

智元机器人合伙人、高级副总裁、具身业务部总裁姚卯青透露,10月16日下午,智元机器人将与均普智能在宁波联合举办智元精灵G2线下全球首发暨投产仪式,并同步开启与均胜电子过亿元采购合同的首批交付商用,正式落地汽车零部件制造场景。

图片来源:智元机器人

在发布会后的媒体群访中,姚卯青对界面新闻等媒体进一步阐述了精灵G2的产品定位和应用逻辑。他强调,G2并非旨在简单替代传统工业机械臂已胜任的工作,而是针对原本无法有效自动化、仍需大量人工的环节提供新方。

“我们现在用人形机器人,是希望让它更像人类员工那样接入产线,而不是过去定制化的自动化方案。即使更换产品,只需像培训员工一样,经过短暂训练就能上岗适应新工作,不需要把原来的投资完全丢弃掉。”姚卯青表示,这正是通用具身智能机器人的一大优势。

在这次发布会上,智元展示了精灵G2已进入部署阶段的四个真实场景案例。在汽车零部件生产车间里,精灵G2正被应用于汽车安全带锁芯的生产流程,与人工配合,完成安全带锁芯压紧、物料搬运等操作。

在精密操作场景中,精灵G2使用高精度力控臂,基于真机强化学习算法,仅耗时一小时即可学会内存条插接这类精密且柔性的操作任务。

在物流分拣环节中,精灵G2已被用于包裹供包上料环节,在智元高自由度触觉灵巧手OmniHand专业款的加持下,G2能够有效抓取各种尺寸、形状和材质的包裹。当前波次的上料任务完成前,另一台精灵G2通过自主导航,迅速将后续物料运送至缓存区,强大的移动能力和良好的通过性使其能够适配95%以上的工厂地面。

在商业导览场景中,精灵G2展现了自己的交互能力,基于定制化知识库和全身高自由度设计,G2拥有更加拟人化的肢体语言,让讲解更加生动、自然。周身传感器使其具备全向感知和危险预判能力,全面保障使用者安全。

图片来源:智元机器人

实际上,智元精灵G2的推出和量产,正处于全球工业机器人加速渗透的大背景下。

国际机器人联合会(IFR)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,2024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安装量达到54.2万台,较十年前翻了一番以上。截至2024年底,全球范围内工业机器人运行保有量已增至约466.4万台,同比增加9%。

其中,中国市场的表现更为突出。2024年中国新安装工业机器人29.5万台,占全球总量的54%,创下我国年度装机的新纪录。中国以全球第一的工业机器人需求规模,连续12年成为最大消费国。IFR预计,未来几年中国制造业机器人需求仍可保持年均约10%的增长。

“海外是我们非常重视的市场。”在谈及未来规划时,姚卯青表示,相较国内,海外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更高、招工更难,且人口老龄化和低生育率正持续削减适龄劳动力。因此海外制造业对人形机器人的需求非常明确,且付费意愿更强,产品定价空间和利润率也更加友好。

姚卯青透露,公司期望明年海外收入占比能达到整体的30%以上,“目前已经收到了大量来自北美、西欧等地客户的需求咨询。”智元计划先在国内进行充分测试和批量交付,确保产品稳定可靠、维护成本可控后,将启动海外订单的交付。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扫一扫关注我们,了解最新精彩内容